(地大之声记者庞伟红 摄影张玉贤 尹家衡)时光,酝酿友情的美酒,越久越醇。10月16日,我校资源学院27位原矿产系1960届校友时隔57年后在母校重聚,耄耋之年的他们精神矍铄,戴着校徽围桌而坐,共同追忆青春的点滴,感受岁月的沧桑,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情谊不减。

  为祖国奉献青春无怨无悔

  1960年,130余名原矿产系毕业生们听从祖国的召唤,或奔赴祖国各地支援建设,或留校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们带着激情和梦想,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穷尽一生,为祖国的找矿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们为了这次聚会,从菲律宾、香港、青海、内蒙古、广西、贵州、天津等地出发,克服身体的不适,跨越万水千山的阻隔,在母校重聚,时隔57载再忆当年,共续同窗情谊。

  杨子叔今年80岁,是矿产系当时的几朵金花之一,毕业那年,青海还是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她响应祖国号召,志愿去了青海西宁煤炭局的地质大队,从事最基层的找矿工作。她是队里唯一的女同志,却和所有的男同志一样,大冬天的穿着毡靴、裹着皮衣,用手绢包上两个馍、两头蒜、一瓶水,坐着解放车,进入戈壁沙漠地区填图打钻,有时候冻得整个人僵硬,饿的时候一顿吃过六斤冻土豆,“咬起来咯吱咯吱响”。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杨子叔在柴达木盆地参与找到四五个大型煤矿,为缓解祖国资源紧缺作出了极大贡献。

  之后,杨子叔在这苦寒之地安家生子,从此扎根青海,一干就是一辈子,岁月让她从一个妙龄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她说,初心不改,无怨无悔。除杨子叔外,尹家衡、徐永年、吴昭景、于松宗、叶大元等人都在青海、内蒙古、贵州等地从事基层找矿工作,西部的艰苦环境没有消磨他们的意志,他们说,为祖国母亲找矿,“很开心,有力量”。

    为学校建设倾尽毕生心血

  上世纪70年代,学校迁出首都,为了南下湖北,学校的迁校人员连同教学仪器、地质矿业标本和办公设备装了整整一火车,火车驶入河南驻马店的时候,天降暴雨,洪水冲垮了铁路,几天后,火车才辗转来到湖北。

  张武雪、陈昇平、张恩世、高广立、朱有光、高建华等人毕业后留校任教,为了学校发展建设,他们拖儿带女,来到武汉,当时东湖之滨的南望山脚下到处是水塘、菜园、农田和空地,他们在这片沃土上,发扬地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从零开始,建设全新的大学校园。

  “我深深地眷念着这片土地,这是我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当年我们亲手种植的那几颗桂花树还在原地,一进校园,阵阵桂花香带我回到了当年,回到这里,我就回了家。”高建华对学校有很深的感情。

  张武雪一直在地大任教,退休后才回到北京,她亲身经历了学校的几次变迁,看着地大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看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看着校园从无到有,“地大经历几次浴火重生,它像凤凰涅槃一样,历经磨难而弥坚,我很荣幸成为学校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

  86岁的吴应祥是这次回校的所有校友里最年长的,他参加过5年的抗美援朝,退伍后考上大学,当过大学老师,做过地质队员,历经坎坷,回忆当年,他说,“报考大学时我没有填专业,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我要为祖国服务”,他这一生都在践行着为祖国服务的诺言。

  母校惊喜变化引连连赞叹

  校党委副书记朱勤文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从校园概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近期发展成果。她说,学校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默默支持和奉献,她希望校友们继续关注、支持学校发展,更希望年轻的学子们能保持好、传承好、发扬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能做到“戈壁滩上笑风沙,青藏高原傲风雪”。

  校友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母校的惊喜变化,连连赞叹,由衷为学校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感到高兴,他们希望学校再创辉煌。

    他们十分感谢学校和资源学院对他们此次聚会所提供的支持,感恩母校的培养。他们戴着校徽游览了学校校园,天虽下着雨,却浇不熄这群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们的热情,在这里,他们只想再做一回学生。

  “世事变迁,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们对母校的眷恋,等我们90岁、100岁的时候,我们还要回来,再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校友们动情地说。

(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