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苏本勋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周娇娇发表时间:2023-03-07点击:

2023年3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苏本勋研究员应我院赵新福教授和张鹏飞特任教授邀请,在主楼330会议室作了题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选择性蚀变与流体活动”的学术报告。

苏本勋给师生作报告

苏本勋围绕“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选择性蚀变”及“流体活动如何协助硫化物熔体富集”两个主题展开报告。首先,他从野外、手标本、显微镜下及矿物化学等不同角度,展示了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硅酸盐矿物的蚀变强度与硫化物含量密切相关的现象,并以此提出“选择性蚀变”的概念。通过解读硫化物和硅酸盐矿物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研究团队认为流体蚀变流体来自于硫化物熔体,并结合实验岩石学和硫化物熔离及就位的过程,提了出流体与硫化物的结合有利于硫化物的聚集成矿,并建立了成矿模型。

参会老师讨论交流

报告结束后,参会教师与学生积极向苏本勋提问,并就“流体出溶的机制”、“选择性蚀变的概念”、“相关认识在岩浆矿床理论中的应用及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除学术报告外,苏本勋还分享了自己在开展相关研究时的心路历程,鼓励与会的年轻学子要敢于挑战传统观点,开展科学研究时要沉得住寂寞。最后,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苏本勋,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于中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镁铁-超镁铁岩的成岩成矿作用。曾在法国、日本、美国、比利时、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2013年入选“香江学者计划”。2016年获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和第16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2017年获中国地质学会第16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190篇,其中一作论文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