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 江嘉怡 彭鑫 摄影 姜雨晴 李飞喜)4月18日下午,资源举行2025年地质找矿先进事迹报告会暨“指南针”校友论坛,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队长龚敏、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文伦、辅导员彭鑫和学生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文伦主持。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江西卫视《社会传真》国庆特别节目《只为中国》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江西一队”)专访。短片生动介绍了江西一队坚守为国找矿的初心,穿山跨海,经天纬地,探寻地底矿藏的感人故事,再现了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风采。

龚敏队长以《为国找矿 服务发展》为题,聚焦“一主、两翼、三特”发展现状和“四个平台、五项工作”发展战略介绍大队改革和发展情况。他表示,一队深耕南昌、拓展省外、放眼海外,目前承担着省内多个重点矿产勘查项目,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境外多个国家开展地质勘查合作,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传统的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三大件',到现在的地质工作者的‘钢铁搭档’外骨骼机器人、地质勘查与测绘的‘灵活助手’智能机器狗和找矿勘查的‘多面能手’无人机,我们的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龚敏队长通过一张张现场照片,生动展示了一队“地质+科技”融合发展给地质工作带来的变革。

谈到江西一队海外业务拓展时,龚队长结合队伍“走出去”的实践经验,向在场学子提出三点殷切建议:一是要夯实专业根基,过硬的地质技能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海外项目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应对复杂地质情况;二是要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他分享了在澳洲项目的文化差异案例,不仅要掌握矿业英语,更要了解合作国的矿业政策、文化习俗,这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三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和科技应用能力,他表示,当今国际矿业市场竞争激烈,同学们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掌握数字化勘探、绿色勘查等前沿技术,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竞争力。
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大队业务发展、技术创新、人才需求等话题与龚敏队长展开深入交流,龚队长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使同学们对大队的具体工作及行业的前沿有了充分的了解,坚定了同学们地质报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