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校公布2021年度本科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评选结果,资源学院荣获先进单位,本科生教务员黎文老师获评先进个人。

一年来,资源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加强执教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基本建设,持续打造“严在地大,学在资源”教风学风,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为建设资源能源领域国际知名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是聚焦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严的要求和实的举措,扎实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及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出台资源学院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和实施办法等3个文件。石油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完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的申报工作。组织牵头申报了教育部“资源勘查虚拟教研室”。1部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3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课程被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国家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近2年获批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5项,新出版教材5部,发表教学论文7篇,学校推荐学院的3项成果申报湖北省教学成果奖。3篇本科毕业设计获评中国地质学会2020年度地质类工程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建设取得新提升。选聘3名教学督导、30名同行专家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听课,1人获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分别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二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1人获评“湖北名师”,主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湖北名师工作室”,1人获学校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深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1个团队入选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1个课程群入选湖北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院课程思政建设,修改完成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启动7门思政示范标杆课程建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1项,立项学校本科教学工程课程思政项目1项。1人获评湖北省“十佳师德模范标兵”和“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取得新成效。建立学工、教务、系、班主任、导师、产学研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等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管理人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企业导师等角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协同、深度融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是聚焦建党百年,强化党建引领,讲好思政大课,厚植家国情怀。抓党建,强化政治认同。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学生党建工作体系。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内容,深入推动党建“立方”工程建设,启动“红星”学生标杆党支部培育工程,深化“党员责任区”设岗创建,进一步完善“师-研-本结对、党-团-班共建”全域式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全年发展党员172人。2名学生获评校优秀学生共产党员,2个研究生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学校“样板支部”培育名单、入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最后一轮评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精读必学”“主题辅学”“活动助学”,深入推进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十个一”项目任务清单落实落地。党建驱动推动解忧解难,学生党支部聚焦疫情防控、学业帮扶、科研引领、志愿服务、生活困难帮扶、爱老助老敬老、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等,办结实事60项,学生“党员责任区”设岗率达70.16%。抓日常,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日常学习机制。强化仪式感和体验式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抓品牌,强化价值导向。系统化构建“红星”育人载体。依托“红星”团校,完善“红星青年引航计划”;启动“红星讲师团”培育项目;依托红星青年志愿者协会,持续深化具有学科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实践育人项目;完善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着力把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压进学生园区。抓队伍,强化工作保障。抓住“关键少数”,深入推进全员育人,以辅导员为枢纽,聚焦班主任、本科生导师两个关键,充分激发校外辅导员、党区负责人、助理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等育人动能。

三是聚焦学生主体性发展,强化专业认同,培育严实学风,激发创新活力。加强学风建设,深化品牌锻造,夯实专业本领。加强课堂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改进学生评价,持续打造“严在地大,学在资源”学风品牌,营造“求实奋进 勇攀高峰”的院风学风。加强课堂管理,提升教学实效;强化过程管理,培育学习品质;改进学生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完善双创体系,推动双向发力,培育创新精神。完善双创教育体系,搭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育人平台,提升资源供给能力;构建集思想引领、知识巩固、技能训练、学术攀登、科普工作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坚持学科赛事牵引,开展第十一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依托课程组织好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油气地质大赛、GIS大赛等学科赛事。营造国际交流氛围,搭建出国英语学习和考试、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竞赛、开展学术组织活动、邀请国外专家授课、学生经验分享等平台,增强国际学术交流氛围。指导SPE-CUG、IAMG-SCC、AAPG-CUG、SEG-CUG等国际学术组织地大学生分会建设。加大招生宣传,拓宽就业市场,推动协同提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学院招生工作方案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进全员促进招生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修订完善“招生宣传资料包”;学院院长李建威教授赴长江日报开展招生直播,线上观看人次超300万;组织10余名专业教师赴西安、宜昌等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在山西阳城一中、沁水中学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开设大学先修课;做好招生咨询工作。完成专业分流和导师配备,完成2021级本科生“地质类(资源能源)”大类招生专业确认及2020级本科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方向确认工作,为2019级本科生配备导师。拓宽就业市场,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讨,优化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招生-培养-就业协同提质。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赴多家地矿油企业走访调研,了解用人需求,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云南省地矿测绘院、吐哈油田等7个单位开展战略合作、产学研合作。加强就业服务,开好就业指导课,提供简历、面试技巧、公务员应试等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加强就业困难学生指导,做到精准帮扶;开展民族学生就业调研,加强民族学生就业服务;做好就业派遣工作,加大就业核查力度;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学校大型招聘会,实现与行业单位用人需求的精准对接;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聚焦管理育人,守牢安全防线,强化发展支持,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实效性”,在心理育人上下“稳”功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工作机制,新生入学教育中专设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做好心理委员、班主任和主要学生骨干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0余场次,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能力。把握“发展性”,在奖助育人上下“准”功夫。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奖、贷、助、困、补评定工作,坚持三榜公示,辅导员、班主任及时深入班级评选过程,指导监督奖助学金评选。强化“纪律性”,在疫情防控上下“狠”功夫。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学生外出审批、请假外出、集体活动、疫情排查、学生隔离等工作,构建“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班长—联络小组组长—全院学生”的四级“通知⇌反馈”双向联络体系。做到“全程性”,在日常管理上下“细”功夫。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实习安全教育和邀请保卫处宣讲安全知识,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排查隐患,签订《宿舍安全承诺书》,防诈骗安全微课考试和本科新生实验室安全考试通过率100%。加强基础文明建设,抓好早操早读、宿舍文明、日常行为规范等,举办资源学院第十八期“我爱我家”学生寝室美化设计大赛。注重宣传工作,抓好《班长例会简报》《支书例会简报》《部长例会简报》等传统宣传阵地建设,加强“资源人”“易班”等新媒体建设,学院官方QQ平台小资浏览量破百万,“资源人”公众号获评学校“十佳团属新媒体”荣誉称号。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全面加强思想引领、学业支持、人文关怀。